緬甸的歷史
摘自宗博季刊第91期 展示蒐藏組 李孟學

倚靠著信仰,從部族攻伐、帝國殖民與政治動盪中
走出平和獨立之路

本館於5月6日至8月31日展出的「黃金佛國─緬甸信仰與人文特展」,是台灣首度以緬甸為展示主題的展覽。除了介紹緬甸的人文風貌與影響緬甸人至深的宗教信仰外,在本期季刊以簡短的篇幅介紹緬甸的歷史發展。

蒲甘的阿難陀塔寺。

緬甸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族群移居至此,這些種族各自在緬甸的歷史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根據學者的研究,緬甸的種族大概可以分為三大族群,即緬藏族系 (Tibeto-Burman)、華泰族系 (Tai-Kadai)、孟‧吉蔑族系 (Mon-Khmer)。其中,孟‧吉蔑族系主要分布在緬甸南部與東部高原一帶,在緬甸是文明發展較早的族群,擁有自己的文字,甚早就有相當高水準的文化藝術,對日後的緬族文化影響深遠。

可惜的是,由於文字史料的缺乏,我們目前得知緬甸歷史的文字記載,多半是由緬族所記錄,最早的僅能追溯到11世紀統一今日緬甸大部分地區的蒲甘王朝。在此之前,僅有傳說故事與中國等地的歷史典籍有零星紀錄。

阿奴律陀。

9世紀後,緬族在蒲甘一地建立據點,到11世紀中葉,阿奴律陀 (Anawratha) 建立王朝,四處征伐,在十餘年間攻佔了緬甸各地的族群勢力,首度在緬甸建立起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後人稱之為蒲甘王朝。緬族人在政治上雖然取得優勢,但在文化上受到孟族的影響很深,接納上座佛教的信仰,迎請孟族僧侶傳講佛法,從孟族的根據地取得巴利文三藏經典,開啟緬甸崇信上座佛教的歷史。

13世紀時,蒙古的勢力由北漸次向南擴張。西元1258年,元軍攻陷蒲甘城,國王出降,蒙古人在此地設緬甸行省。然而,蒙古的政治力量並沒有直接介入此地,卻因為過去蒲甘王朝的控制力消失,緬甸各族群便各自據地為王,位於緬甸北部的撣族建立阿瓦王朝,南部的孟族則有勃固王朝。一直到16世紀中葉前,不僅各族之間互相攻伐,同族也相互傾軋,政權更替頻繁,被稱為緬甸的戰國時期。

16世紀中葉,東固 (Toungoo) 地區一位緬族領袖達彬瑞蒂 (Tabinshweti) 崛起,滅掉緬甸南部的勃固王朝,後繼的莽應龍 (Bayinnaung)又攻陷北部的阿瓦王朝,於西元1558年再次一統緬甸地,稱為東固王朝。東固王朝的領土一度曾擴張到今日的泰國北部到印度東北方地區,可謂緬甸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段時期。然而之後由於王朝頻於對外用兵,加之境內許多族群紛擾,治亂交替,最終於1752年被孟族所滅。

雍籍牙。

孟族滅掉東固王朝後,離今日曼德勒城北方不遠處的瑞冒 (Shewbo) 地區的緬族首領雍籍牙 (Alaungpaya) 繼之崛起,擊敗孟族軍隊,建立緬甸最後一個統一的王朝:貢榜王朝。此時歐洲的勢力已經滲入亞洲,緬甸西邊的印度被英國所統治,中南半島東邊則由法國所控制。在王朝初期,統治者努力從英法兩國中取得有利的地位,然而由於後繼者無法守成,英國的勢力日益進逼;西元1824年英國藉口處理印緬騷亂,正式對緬宣戰,1826年緬甸戰敗,與英國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為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的開端。

西元1852年,英國第二次攻打緬甸,緬甸不敵英國優勢軍力,僅一個月即告敗戰,緬甸南部及東部沿海 (稱下緬甸) 割讓給英國,成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1885年,英國更直接出兵攻打貢榜王朝的都城曼德勒,國王被擄至印度,貢榜王朝滅亡,全緬甸皆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阿難陀塔寺北方拘留孫佛。

英國統治緬甸後,開發緬甸本身豐富的物產,成為英殖民地中重要的原物料出口地。緬甸有著豐富的森林與礦產資源,南部平原土地肥沃,適合生產稻米,一度是世界稻米出口量最高的地區。然而,殖民體系底下的經濟發展亦造成巨大的貧富差距與種族問題,緬甸的傳統文化亦遭受衝擊。英國帶來西方的制度與思想,無形中使緬甸人萌生民族主義的意識,想要脫離英國而獨立。知識份子先是爭取緬甸能夠有獨立的自治地位,更進一步要求獨立的立法權。經過長時間的反抗運動與請願,緬甸才終於在西元1935年訂定自治憲法,成為大英帝國下獨立一省。

1940年代,二次大戰的戰火延燒至東南亞,日本占領南洋群島之後,進一步占領中南半島。緬甸最初希望藉日本之力趕走英國殖民者,一開始相當歡迎日本進佔。然而日本的行徑較諸英國更糟,使緬甸人的觀感快速惡化,出現反日的組織與運動,甚至到了戰爭末期,還幫助英軍一同對抗日軍。

阿難陀塔寺南方迦葉佛。

二戰結束之後,英國重回緬甸,由於緬甸希望獨立的呼聲極高,使得英國不得不依緬甸民意的呼聲而退讓。然而,此時的緬甸政局,由於黨派眾多,路線不一,相當混亂,在緬甸與英國談判,逐步取得獨立時機之前,參與緬甸獨立運動的重要人物翁山將軍與幾位當時的緬甸內閣成員在開會當中,疑似遭到政敵買兇射殺。翁山等政府要員被害,使得緬甸政壇受到極大的衝擊,但最終緬甸仍於1948年從英國獨立。最近幾年,緬甸訂立新憲法,進行國會改選與總統大選,逐步邁向民主開放之路,千年的佛教國度,在未來將會面臨不同的機遇與挑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