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移至圖上,瀏覽局部細節。
請移至圖上,瀏覽局部細節。
請移至圖上,瀏覽局部細節。
請移至圖上,瀏覽局部細節。
請移至圖上,瀏覽局部細節。
世界宗教博物館

大暑之際、荷月之時,世界宗教博物館與臺灣首廟天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合作,舉辦「繡裡乾坤-寺廟繡品的故事」特展,帶出臺灣首廟天壇及寺廟織繡品兩大主題,透過介紹天的信仰、臺灣首廟天壇、經文社,以及天壇收藏精選的織繡品,講述人與天的關係、地方社會發展以及信眾賦予寺廟織繡品的文化內涵。

本展覽可看到1935至1990年代跨幅完整的織繡品蒐藏,因寺廟織繡品保存不易,實屬難得,針對寺廟織繡品特別區分為三個項目:

  1. 寺廟織繡品具備了哪些「功能」?
  2. 隨著時代更替「工藝」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3. 織繡品上的「紋飾」代表著甚麼寓意?

展覽提供觀眾以不同的切入角度去認識這些織繡品,進而瞭解不同年代的織繡風格,例如重點展件:兩件日治時期的桌圍,除了繡面保存完整,技法精湛之外,亦為天壇內部組織講善堂、經文社承先啟後的關係做了最佳見證。另規劃呈現不同織繡技法的樣品區,讓觀眾可以近距離觸摸與觀察這些織繡技法的異同。

近年來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逐漸普及,具有年代歷史的寺廟亦逐漸開始重視自己擁有的傳統工藝器物,除了將其視為寺廟珍貴的蒐藏,也彌補了廟誌文獻的不足。天壇寺廟織繡品蒐藏見證了臺灣經濟變遷社會背景的轉換,博物館誠摯邀請您,一起隨著時光前進,在瞭解敬天的信仰、臺灣首廟天壇背景、欣賞這些傳統民間工藝同時,感受這變與不變的寺廟織繡品故事。

「臺灣之人無不敬天,無不崇祀上帝。朔望必祈,冠婚必禱。刑牲設醴,至腆至誠。臺南郡治有天公壇者,所祀之神謂之玉皇上帝,歲以孟春九日為誕降之辰。」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

臺灣首廟天壇,俗稱「天公廟」,位在臺南地勢最高處「鷲嶺」,於1985年被正式指定為古蹟,「天」自古即是代表至高無上的神,向來由君王代表全國主持祭儀,據廟方表示,明鄭時期鄭成功曾代替明朝天子主祭,故此居民遂將該地稱為「天公埕」。自清朝咸豐四年(1854)由臺南府城官民合力建造天壇,亦是臺灣第一間官民合辦的天公廟,於咸豐五年(1855)竣工,定名為「天公壇」。因天並無確切的形象,古人惟恐擅自刻鑄天的神像,恐有褻瀆之意,故於創建初始即以刻上「玉皇上帝聖位」的木牌供奉,此信仰觀念傳承至今,也成為天壇的特色之一。

後續天壇靠著信眾響應募捐集資,歷經多次整修、擴建以及日治末期的廢廟危機,除了見證了臺南的社會發展,亦代表了本土文化、經濟、社交、教育等重要活動場所,而每逢一年初始,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信眾依舊絡繹不絕前來向天公祝賀,並祈禱新的一年國泰民安,即可看出天壇在民眾的信仰生活佔有極重要地位。

圖片出處|臺灣首廟天壇

經文社主要負責辦理講善、祭祀等慈善事業,以及舉行法會和神明誕辰的誦經為主,五十多年與鄰里、信眾的交流溝通,為天壇建立良善的關係。信眾為感念蒼天的庇佑及經文社的助念吟詠,期間陸續向繡莊訂製織繡品以酬神還願,使信眾、繡莊、寺廟三者互惠共生的關係綿延至今。今日雖天壇鮮少再收受這些織繡品,但不影響信眾對於天壇、經文社的熟悉,對於蒼天虔敬的心。
圖片出處|臺灣首廟天壇

年代約1935年/織繡品/112×105cm/攝影:章筠

上襬繡有「講善局」三字,並以葫蘆、芭蕉扇、寶劍、令牌、葫蘆、蝙蝠紋等趨吉辟邪紋飾陪襯。下襬繡有佈滿麟紋之四爪盤龍,二側分別繡上鳯凰于飛和祥獅戲球圖飾,盤龍下方繡上江崖海水紋,表示綿延不絕、福山壽海之寓意。由其織繡媒材、風格研判,為本展覽中年代最早的一批。

內容出處|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臺灣首廟天壇既存古物調查研究與登錄建檔計畫(I)成果報告》(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16)

年代約1935年/織繡品/112×105cm/攝影:章筠

上襬框內繡有「經文社」字樣,並以雲朵紋、葫蘆紋、芭蕉扇、蝙蝠紋作為裝飾。框內文字及主題紋飾均以金色為主色,文字以淡綠色鑲邊。桌圍四周繡上喜鵲、梅花組成的「喜上梅梢」圖案飾帶。整體畫面藉由同色系的繡線製作立體浮凸的效果,與國民政府遷臺後的配色及繡製風格均有很大的差異。

內容出處|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臺灣首廟天壇既存古物調查研究與登錄建檔計畫(I)成果報告》(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16)
宗教織繡品的功能性與藝術性並重,除了能區隔與莊嚴寺廟空間,繡品本身則具有構圖飽滿、均衡對稱、裝飾感強、富有情趣、氣氛熱鬧,色彩鮮明等特質,題材也多有信仰內涵與教化意義。寺廟織繡品是一種經過長時間文化積累的藝術資產,其價值不僅在於造形美感,同時也在於其豐富多元的民俗、宗教文化意涵。

年代約1950年/織繡品/116×115cm/攝影:鄭慧萍

桌圍-亦稱之為桌裙,功能為阻隔桌面底下現實空間穿透的突兀,並讓神桌整體更具美觀及莊嚴。桌圍上頭所繡之文字裝飾,搭配下方圖紋配飾,裝飾豐富、工藝技法多元繁雜,整體顏色為表現吉祥喜慶,故用色極為鮮豔亮眼,充分反映出民俗藝術之特性。隨著年代更替,這些不同時期的桌圍上所出現的不同團體,映證了寺廟的沿革,亦為後續作為臺灣宗教繡品工藝史的建置,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內容出處|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臺灣首廟天壇既存古物調查研究與登錄建檔計畫(I)成果報告》(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16)
早年以織繡營運的店家稱之為「繡莊」,由於地緣關係,織繡技藝多半傳自福建沿海,所以被稱為「閩繡」。繡莊的服務項目,隨著穿衣文化的改變,輾轉成為以服務神明為主的寺廟織繡品。由於臺南信仰文化盛行,相關的織繡品需求龐大,自清領時期便陸續有福州一帶的織繡師傅來臺工作,而後歷經八年抗戰勝利及國民政府遷臺,兩次的原料及人工斷絕,在時代及技術的演進之下,也形成臺灣自己的織繡特色。

年代約1950年/織繡品/108×108cm/攝影:王玉善

上襬框內繡有凸起之「天壇經文社」字樣,並以蝙蝠、葫蘆、拐杖、芭蕉扇、雲朵紋紋為地。下襬框內飾有正面四爪盤龍,盤龍雙眼圓睜、鼻孔噴張、張口咧齒,口內上、下各有七齒,口鼻兩側有鬚,額上及兩頰外側有粉紅色、黃色鬃毛、顎下有珠。龍身以順時方向盤迴,前肢於龍首兩側上舉,後肢自龍身左右側開。盤龍身軀滿佈麟紋,龍眼四週及龍身上緣綴有絨毛。

內容出處|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臺灣首廟天壇既存古物調查研究與登錄建檔計畫(I)成果報告》(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16)
古人認為人的一生由「命運」安排,命不能改變,但可以藉由運來趨吉避凶,臺灣傳統織繡傳承於閩粵漢人的社會文化,與民間信仰及地方生活密切結合,透過誇張紋飾強調訴求重點,每一件宗教織繡品,都伴隨著信眾滿滿意念與虔誠祈願的心,蘊藏著豐富的神話祈福、消災辟邪的文化意涵,呈現出特殊意趣美感,具現庶民文化的審美觀。

年代約1950年/織繡品/100×100cm/攝影:章筠

本件桌圍上襬以綠色布料為底,下擺則以紅色布料為底。框外均有一圈深藍色地繡連枝花卉紋飾帶。框內文字及主題紋飾均以金色為主色,局部以紅色鑲邊。上襬繡有凸起之「經文社」字樣,飾有整株花卉紋與雲朵紋。 福祿壽作為天上三位星君,分別掌管人世間的運氣、財富子嗣、壽命,故又俗稱財子壽。作為桌圍的主題之一,具有三星高照、福祥吉兆的寓意。

內容出處|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臺灣首廟天壇既存古物調查研究與登錄建檔計畫(I)成果報告》(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16)

.展期.2017.8.1(二)-2017.10.8(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7:00(每週一休館)

.地點.世界宗教博物館六樓特展區I

.館址.新北市永和區中山路一段236號7樓(永和比漾廣場旁)

.票價.100元

.定時導覽.週二至週日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