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97期

MWR Arts 12 佛教創立於西元前五世紀,但人間像佛像的 造立,卻始於紀元一世紀,早期在犍陀羅地方的造 像,呈現希臘人的面貌,而恆河流域所造佛像,則 現出阿利安人的臉孔。依《大智度論》所載,佛具 三十二相,其中表現在造像上,較具體者,為頂上 肉髻、項有圓光、眉間白毫、臉頰圓滿如獅子等等。 這些特徵是異於一般希臘或阿利安常人的長相。 初期創作的佛像,姿勢有立姿與坐姿二勢。身 上衣著,有偏袒右肩式,與通肩式二式。手印則或 作禪定印、或說法印、或施無畏與願印,不一而足。 佛教入華後,佛陀的面容法相衣式,逐漸吸收 中土的成分,而有所變異。如在五世紀時,中土創 出了第一階段的佛教興盛期,期間北魏孝文帝推行 華化運動,不但士大夫穿起漢人的服裝,佛裝也由 薄衣透體的「曹衣出水」式轉向「褒衣博帶」式。 而到了七八世紀的盛唐,長安的佛教,不但十 大宗派並弘,也將佛像式樣帶入華麗寫實的唐風美 感境界,創出中土第二階段的佛教盛世。 若以統治者推動佛法而論佛教史而言,似乎第 二階段以後,不再出現第三階段的盛世,尤其是石 窟藝術,論者每謂安史之亂以後,朝廷不再開鑿規 模宏偉的石窟,是使石佛藝術的創作,走向衰途, 甚至畫下了終點。 但是當 1945 年,楊家駱教授率領的 13 位學者 組成的考察隊,在重慶大足發現了七處石窟以後, 大足寶頂山小佛灣佛像 文/陳清香 因從石窟的規模、題材、造型、風格等,加以評比 論斷,而推翻了以北方為主軸的石佛藝術中止期的 說法,從而認定大足石窟是延續石窟藝術命脈數百 年來,最具代表的優秀作品。故被稱是中國石窟藝 術最晚的一塊豐碑,也是佛教藝術的壓軸之戲。 大足石窟中的寶頂山,開鑿於南宋淳熙至淳祐 年間( 1174 ─ 1252 ),由大足縣僧人趙智鳳一手規 畫設計開鑿而成。而寶頂山的大佛灣共有 31 號的摩 崖與石窟,主題彰顯了佛教的淨土、華嚴、密、禪 等諸宗的法義,再加上儒家的孝道思維,是以造像 與題款文字來宣講佛法的道場。 大佛灣進口大門右側,另有宋代所建,明清及 近年重修的聖壽寺,具山門殿、天王殿、帝釋殿、 大雄殿、三世佛殿、觀音殿、維摩殿等,殿宇巍峨。 此寺早期是僧眾修持、密教灌頂的道場。至於位於 聖壽寺右側的小佛灣,共編 9 號,造像 1002 身,大 藏塔一處。其中的本尊殿內,有號稱千佛壁者,殿 壁高 1.72 公尺,寬 1,89 公尺,造有表情各異持物不 同的坐佛 304 尊。又有名約毗盧庵的窟龕,窟高 2.3 公尺,寬 1.7 公尺,深 2.88 公尺,刻有八大菩薩所化 身的八大明王,是密教題材的石像遺品,此二窟壁, 均為宋代所造,十分稀有。 而原藏於小佛灣的這尊釋迦佛,高 143 公分, 寬 116 公分,深 104 公分, 頭頂上布滿螺狀髮紋,圓髻密實,中有髻珠。 特展報導之一 釋迦牟尼坐像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