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73期

5 由 世界宗教博物館所展出的「慈悲自在 ─遇見觀音」與「台灣宗教建築縮 影系列Ⅰ:艋舺龍山寺」兩個環繞著觀世音 菩薩主題的特展,於11月10日正式對外開 放。 「慈悲自在 ─ 遇見觀音」特展,除了 文物與展板文字之外,為營造「聞其名」、 「現身」、「造.化」以及「觀音媽」四展 區的氛圍並呈現其複雜的故事內容,特別設 置互動系統及多媒體動畫,不僅提供另一種 傳遞知識與訊息的方式,也讓展示更富有變 化,頗具畫龍點睛之效;另外,也規劃了 「回向祈福卡區」,藉此增進觀眾與展覽的 互動,傳達祝福的心意。以下,且讓我們隨 著參觀動線,針對互動系統、多媒體及祈福 卡展區的展示效果與裝置設計,做一趟紙上 瀏覽。 一、主題意象牆 進入展區之前,我們設計了一個小機 關,讓一尊嫻靜端雅的觀音立像,經由感應 系統,產生若隱若現的效果,帶給觀眾驚 喜,也符合「遇見觀音」的主題。 二、小動畫 以四段約30秒鐘的無聲動畫,分布在介 紹觀音典型造像的展區裡。汲取水月觀音、 南海觀音、送子觀音及魚籃觀音的來源典 故,結合以動畫說故事的技巧,既能輔助靜 態文字,也能豐富展場。 三、水中蓮花步道 水和蓮花是常與觀音形象聯想在一起的 意象,因此在展區之間的步道地板,規劃隨 著步伐而綻放蓮花的互動裝置,增添展場靜 謐的氣氛,也創造符合主題的過場情境。 四、多媒體節目 在「造.化」展區的多媒體節目中,以 觀音展 與 艋舺龍山寺特展 ◎卓靜美 中土化的命題,分為身世中土化以及聖地的 中土化: 1.身世 隨著觀音信仰在中國的傳布,逐漸發展 出觀音身世的中國說法,關鍵在於妙善公主 的傳說,內容描述妙莊嚴王的三女兒妙善一 心向佛、修成正果的事蹟。在十三世紀時, 妙善公主的故事已成為觀音的典型神話之 一,並逐漸提出其中重要的主題:決心修道 的公主在香山修成正果,為報親恩而捨手眼 的崇高孝道。該傳說既不失宗教理想,也能 顧及家庭孝道,使得觀音菩薩因其大神通而 備受崇敬,也使妙善的故事廣為流傳,並散 布在各種善本典籍裡。 2.聖地 《華嚴經》記載觀音的聖地在印度南端 的普陀洛迦山,唐代玄奘也在《大唐西域 記》中描述印度普陀洛迦山的景象。十世紀 後,在中國境內出現一座被視為觀音聖地的 「普陀洛迦山」,即位於浙江舟山群島的 「普陀山」。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為來此 朝拜觀音的信眾日益增加,遂再建造寺院供 奉觀音,後更名為「普陀山」,為中國佛教 ↑觀音展—水中蓮花步道。 Museum Under the Microscope 不只滿足你的視覺 展.開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