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華嚴 - 北京首都博物館佛教文物珍藏展

新聞報導

智慧華嚴 北京首都博物館珍藏佛像來台

名列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北京首都博物館,以精采且豐厚的佛教文物收藏著稱。位在新北市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十一月九日起推出「智慧華嚴──北京首都博物館佛教文物珍藏展」,展出北魏至明清時期的佛像、繡經、佛畫、唐卡和法器等共一○二件,其中三分之一還是出土後首次公開亮相!

北京首都博物館以北京地區的出土文物與捐贈為主要館藏,總數約有廿萬件,一九八一年正式開放,為北京市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曾至歐美、日本展出。「智慧華嚴」是北京首都博物館文物首次大規模來台展出,明年世界宗教博物館也將赴陸舉辦交換展。

佛教起源於西元前六世紀的古印度,由釋迦牟尼所創,西漢(西元前二年)佛教正式引入中國。經過兩千多年的傳播,發展出漢傳、藏傳等佛教體系。這次「智慧華嚴」展出六十六尊漢傳與藏傳佛像,可窺見漢傳佛像如何從古印度風格,隨著時代演變成為具有漢文化特質的藝術形式。展品中年代最早的是西元四世紀、十六國時期的《釋迦牟尼佛禪定像》,以及五世紀、北魏時期的《釋迦牟尼佛像》,都還帶有印度藝術的特徵。

這次展品中有件晚明時期的《普賢菩薩》相當特殊,可以見到漢傳及藏傳兩種佛像藝術的特色交融。菩薩頭戴髮箍,直髮後梳並結辮垂肩,造型特殊,面相寬大飽滿,坐於象背上,雙手置胸前結印。大象臥於蓮花座上,象嘴露出六牙,造相端莊神態寧和。

藏傳佛教發軔於西元七世紀初,流行於西藏、青海、甘肅、四川和雲南等地區,藝術形式是在印度藝術中融入蒙藏民族特色,這次展出吐番王朝至清代的藏傳佛像共卅五尊。

展品中一尊元代《廣目天王》體現藏傳佛像的特色,裝飾繁複、鍍金絢麗。天王軀體碩壯、齜牙鼓目,身穿鎧甲又呈現肌肉飽滿的威武體態。他左手托塔,右手執蛇,滿身鑲嵌精美寶石。

北京首都博物館資深研究員黃春和表示,這次展出中有一尊明代永樂年宮廷製作的《大成就者毗瓦巴》,頭戴花冠、雙目圓滾、面頰與下頷有螺卷鬍鬚,兩耳垂大圓環,一副印度人的面孔。他的右手捧骷顱碗,左手高舉、食指指天,呈現毗瓦巴與賣酒女打賭以手定住太陽的情景,模樣生動逗趣,應是宮廷造像送給藏傳佛教地區的禮物,「明代推廣藏傳佛教發展,現在拍賣市場喊出一億人民幣的天價。」

黃春和表示,展品中的雕塑包括清《趙州從諗禪師法相》、《夢東禪師退院圖》等高僧像都是首次展出,即使在北京首都博物館內也未曾曝光過。

《趙州從諗禪師法相》表現一代禪師的非凡氣質與風骨,並有雍正皇帝題跋一段。嘉慶年間完成的《夢東禪師退院圖》則表現夢東禪師準備離開覺生寺,寺僧和朝廷官員迎送的宏大場面。

摘自中時電子報 2011.11.04
吳垠慧/台北報導
智慧華嚴 - 北京首都博物館佛教文物珍藏展
展覽緣起 佛教藝術年表 漢傳彿教 藏傳彿教 新聞報導
世界宗教博物館十週年
持經觀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