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一生
•菩薩
•僧團組織
•儀式
•朝聖
•歷史
•台灣發展概況
 


生活簡樸的比丘弟子  「僧」(僧伽)是佛家的三寶之一:指出家剃髮,受具足戒的佛弟子;或指信受佛法,修行佛道之團體。佛陀成道後,至鹿野苑度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為僧伽之濫觴。

  當年,一群信徒跟隨佛陀至各地說法,創設了第一個道場的組織。這種生活形態漸趨穩定,道場也擔負起兩種任務
:一是成為傳統的佛法研習中心;亦是出家人居住的固定歸屬。

  傳統中的僧團分為四種: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居士與女居士(已皈依但並未正式出家)。四者彼此協助:比丘與比丘尼生活簡樸,致力追求涅盤的解脫,由在家眾供給衣、食、住等資助,在家眾則依出家眾研習佛法與梵行,兩者互相支持,共同修行。

  在家佛教信徒深具信心,行菩薩道並以成佛自許,故亦稱菩薩,強調「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思想,重視六波羅蜜之實踐德目,尤其強調布施之重要性。其行動具有社會性、實踐性之意義。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址:台北縣永和市中山路一段236號7樓 電話:(02) 82316118 傳真:(02) 82315966
版權所有•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