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理-善書寶卷典藏特展

摘自宗博季刊83期 2012.07

善書是就勸善書,簡言之,善書教人行善去惡,目的是鼓勵讀者承認而且努力地修改個人自己道德方面的缺點,同時盡力為善。只要人們遵循書中的訓誡,努力實踐善行,就能得到上天諸神的獎賞,反之則會受到懲罰。這個基於因果報應或感應陰騭的信念,就是善書道德觀念的基礎,也是深植於中國傳統當中的觀念。《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慶有餘;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書經》:「天道福善禍淫」、「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可見善的觀念,早已深植於中國文化的傳統當中。

無法忽視的善念流通

近世所傳善書的濫觴首推《太上感應篇》,成書於北宋末南宋初,託名太上老君所傳,開篇「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大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筭。」不論道門修仙或是求長生多福,皆需經過善行與惡行的計算,其標準則多半來自儒家道德規範,可見以「勸善」為目標的善書,已超越了個別宗教教義的藩籬,而為了符合贈閱、宣講等多元的傳播管道,有關道德行善及其相關聯的因果報應故事,蓋不能以生硬的教條形式呈現,通俗易懂且親近常民生活的內容與文體是必要的流通元素。

  三聖經靈驗圖注
三聖經靈驗圖注
尺寸:13×20×0.4cm

善書是明清以來台灣民間廣泛流傳的通俗讀物,對道德倫理、常民生活、宗教信仰、慈善服務、社會秩序以及出版事業等,各種層面都產生了莫大的影響。究其原因,姑且不論政治或其他功利目的,善書的流通,即代表著「善念」的流通;善的觀念潛移默化,深入人心,能讓人心安住,人性向善,進而改變行為,改變群體,提供人們面對現實生活與問題的信念,這是發自內在的力量。加上善的行為只要有心,人人皆可以做到,甚至有改變命運的效果,讓人無法忽視善書所帶來的影響。歷代統治者、官員、學者到一般百姓,各個階層,皆參與了這項長遠的流通計畫。今日,縱使面對價值多元的全球化時代,廣大華人,或多或少,仍受著善書的影響。

從宗教奉持到勸人為善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藏的民間善書,大約一千四百多冊,種類繁多,概分為善書、寶卷與民間宗教文獻三類,以流傳在台灣地區,介於清至民國時期的版本最多。寶卷是一特殊的善書種類,原為佛教宣講文本,至明清時期,內容增添道德勸化與文學性,使明清寶卷除了民間宗教奉持的教義與教主修悟的體驗歷程之外,尚有勸人為善與文學故事的特質。由於2010至2011年進行博物館數位典藏計畫,已將典藏善書中的四百餘冊進行全文數位化與整理,本次特展即以此數位化善書為基礎,再以「勸善」思想作為核心,精選數典藏善書寶卷,作為展件。為了讓展覽內容更聚焦和系統化,遂將廣泛的善書種類,依據善書的著作方式與內容特色,概分為三個主題展區:善書、鸞書與寶卷,分別以「善惡報應、廣積陰德」、「諸神降言 行善修道」與「教派林立 各有善法」作為關鍵語詞與概念,第四展區則介紹印書局松雲軒,展示其出品之善書,並概略介紹雕版印刷的工藝與書冊之美。內容概述如下:

善惡報應‧廣積陰德

繪圖玉曆寶鈔勸世文
繪圖玉曆寶鈔勸世文
尺寸:13.2×18.5×0.5cm

開宗明義的展區,介紹幾種重要的善書形式,一是從宋代以降,流傳至今的《感應篇》、《玉歷寶鈔》以及《陰騭文》、《功過格》及其相關之註釋、圖文,這四種善書以果報、陰德、地獄、罪罰、懺悔等觀念為主旨,是許多善書的立論基礎與範本。二是以自省、慎獨修養為主題的倫理規範、勸學文,多為善人編著,宗教色彩不明顯,屬家傳警世的立命之學。三是台灣地區流傳許多與神明、民間教派相關的勸善書,由於民間信仰沒有固定的經典,任何宗教、神靈文書都可能成為某一民間教派或組織的「善書」,透過民間人士不停地翻印流傳、宣講推廣的結果,成為數量豐富、內容也相當多樣化的善書,如與關聖帝君相關的善書,即與信仰、組織的傳承關係密切。

諸神降言‧行善修道

鸞書,是指鸞堂透過「扶乩」儀式,讓諸天神靈以書寫方式,降言成文,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將文稿集結成書,再經由信眾捐資印刷。印出的鸞書,一部分分送他人,一部分則送給有往來的鸞堂,其餘則留在鸞堂內作為宣講題材和供人取閱,通常印行數量不多,也很少機會重新印製。鸞書集合許多仙佛的降言與故事,也包含儒家倫理道德與因果報應的教化之言。此展區以清末以來,台灣地區出產的鸞書為主,介紹在地的鸞堂信仰及其勸善訓世的風格,如《慈航寶筏》、《一聲雷》、《達化新篇》、《救世良箴》等等。

教派林立‧各有善法

鼠瘟寶卷
鼠瘟寶卷
尺寸:15.2×26.1×0.6cm
 

寶卷是一種起源於佛經故事「俗講」的說唱文本,以「法寶經卷」稱之,表達出濃厚的宗教特質,以宣揚佛教思想和民間教派教義為主旨,但仍有因果報應、勸人為善的內容,舉凡聚會、慶典、法會、超渡等場合,教主、法師、僧尼、道士等特定人員宣講寶卷,除了吸收信徒,也傳播勸善意義。發展至清代,充滿故事性與戲劇化的寶卷興起,民間耆老或說書人以此作為宣講題材,神仙成道、民間傳說、因果故事皆成為故事內容,除了宣導人們行善愛人之外,也有娛樂服務觀眾的功能。

善書先驅─松雲軒

松雲軒是由盧崇玉於清代道光初年,創立於臺灣府城,使用雕版印刷技術,主要是印刷善書經文,但也有出版治臺輿圖、詩文集、童蒙讀本、譜牒籤詩等。二次大戰,松雲軒書版毀於台南市區的轟炸之中,遂宣告走入歷史。第四展區因典藏幾部松雲軒印製的善書,遂以此出發,概略介紹台灣雕板印刷工藝以及古書基本的版式,引導觀眾在領會善書內涵的同時,也能稍稍欣賞巧心設計,蘊含古韻的書冊之美。

紀念祖先留下的美好

為了迎接普羅大眾的蒞臨,展場設計絕非傳統陳列而已,設計以現代典雅的色系與風格呈現,隨之搭配參與式展示手法,活化以書冊文字為主的展覽內容,例如大量運用印版、印章以及自己做善書頁的互動多媒體,讓觀眾可以在領會古籍智慧的同時,也享受自製筆記手札的樂趣。另外,自六部善書寶卷選輯相關故事,將圖文立體化,如同復古式繪本一般,呈現充滿善念與愛的故事,並提供可翻閱全文的複本書。第四展區介紹台灣第一個印書館,同時也是善書出版事業先驅的「松雲軒」,展現古老的雕版印刷歷程、工具以及珍貴的藏版善書。出口處設置神靈籤詩,聊表誠心善念,終能有所獲得的祈願與主題。當然,別忘了也將籤詩收藏在手札之中。

題名「說教有理」,來自對於傳統人生智慧的敬畏。《說文解字》:「善,吉也」,吉是美好的意思,這世上若真缺少了傳達善良美好觀念的事物,會是如何的景象?「教」是老祖宗的人生道理,是勸人為善的苦心,同時,也表達了善與民間諸多宗教信仰的關連性。宗博館以此珍貴典藏,展出裝載善心意念的書冊,雖然陳舊泛黃,卻是值得一談再談的道理與智慧。

自製善書頁
回上方
前往世界宗教博物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