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第一道:《太上感應篇》

摘自宗博季刊83期 2012.07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大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 犯輕重,以奪人筭。

  御註太上感應篇
御註太上感應篇
尺寸:16x27.4x1.1cm

《太上感應篇》,簡稱《感應篇》,作者不詳,屬道教勸善書之一,《宋史‧藝文志》、《正統道藏》、《重刊道藏輯要》等古籍,皆有收錄《感應篇》或其傳、贊、註解,內涵取材自《太平經》、《抱朴子》、《易內戒》等道書,全文不長,約一千二百多字。成書於北宋徽宗時期(1101~1125),至南宋時期已盛行於世,理宗皇帝(1125~1264)還為此書御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八字,並由名儒真德秀作序跋,宰相鄭清作贊,讓此書獲得尊榮與肯定,因而廣泛流傳,成為「勸善書」的指標與代表,歷久不衰,至今仍流通廣泛。

維繫秩序的內在力量

真德秀序言云:「感應篇者,道家儆世書也。…余連蹇士途,志弗克遂,固常喜刊善書以施人。…顧此篇指陳善惡之報,明白痛切,可以扶助正道,啟發良心,故復捐金齎鏤之塾學,願得者,摹以與之。庶幾家傳此方,人挾此劑,足以起迷俗之膏肓,非小補也。」從序文中,可知朝廷提倡與推廣《感應篇》的用心,並期望以此善書教化人心、扶助正道,而「善書」一詞也從此被廣為應用。

《感應篇》開頭十六個字:「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即為其綱要,接著警惕人們,在天上、地上和人體內都有錄人罪過、賜福降禍予人的鬼神,例如大地上的「司過之神」,在人頭上的「三台北斗神君」以及在人身上的「三尸神」,時時刻刻存在著無形的規範和約束,充分體現了對鬼神的敬畏,同時人們的信仰也在善惡賞罰的激勵下,愈發穩定與虔誠,無形與有形的規範,架構出一股維持社會秩序的內在力量。

「行善」是唯一的成仙手段

太上寶筏圖說
太上寶筏圖說
尺寸:13.2x19.8x0.8cm
 

接下來《感應篇》講人們要長生多福,首先必須行善積德,並列舉二十餘件善行,一百多件惡行作為參考標準。值得一提的是,道教各類道書,多半以長生不死,飛昇成仙作為修道目標,企望走向玄妙神秘的生命境界,但在《感應篇》裡,「行善」卻是唯一的成仙手段,同時也是每個人實際可行的方式:「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此處所言之「善」不需要道行神通,而是從家庭、社會、倫理、道德出發的生活準則,例如「不履邪徑、不欺暗室」、「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等等。《太上感應篇》實際上建立的是以儒家道德規範和道釋二教的宗教規戒為標準的處世立身之道,同時也顯示出北宋時期道、佛、儒三教合流的趨向。

全篇最後再次強調「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行善必有福,作惡則必得報應的主旨:「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與大家共勉之。

自製善書頁
回上方
前往世界宗教博物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