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基本資料
  • 面積:676,578平方公里
  • 人口:61,120,000人(2010年估計)
  • 首都:奈比多(Naypyidaw)
  • 國家政權:共同立憲制
  • 官方語言:緬甸語
  • 官方文字:緬甸文
  • 宗教信仰:上座佛教85%
  • 氣候:季風型氣候,3至5月為暑季,6至10月為雨季,11至2月為涼季
  • 種族:緬甸共有135個民族所組成,其中較主要的緬甸民族共有緬族(Myanmar)、孟族(Mon)、撣(Shan)、克欽(Kachin)、克耶(Kayah)、克倫(Karen)、欽族(Chin)、若開族(Rakhine)等八種民族。除此之外,其它尚居住在泰緬邊界的極少數民族如長頸族、阿卡族、栗粟族等。
緬甸歷史
驃族人建立城邦國家。孟族建立城邦國家(直通國)。 傳說孟族兄弟至印度經商,遇釋迦牟尼佛,兩兄弟皈依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賜他們八根佛髮,兩兄弟回到孟族的國家覲見國王告知此事,國王聞訊大悅,興建大金塔供奉。
     
阿諾耶塔建立蒲甘王朝(1044-1287)。緬族初次統一全緬甸(除阿拉干地區)。 阿諾耶塔國王於1057年,採納上座佛教(Theravada Buddhism)孟族高僧阿羅漢長老建議,確立上座佛教為國教。並征服孟族的城邦國家直通(Thaton),獲得巴利文三藏等,並迎請五百名僧侶至蒲甘。此為史書上所記載上座佛教正式傳入緬甸。
     
元軍派兵攻打蒲甘王朝,蒲甘王朝滅亡(1285),設緬甸行省。北部有撣族建立邦芽・實皆王朝(1312-1364)。阿瓦王朝(1364-1526)建立。南部有孟族建立勃固王朝(1287-1539)。 勃固王朝國王達摩悉動推動佛教淨化,令全體僧眾以斯里蘭卡大寺派的受戒方式來傳授比丘戒,後來影響到全緬甸。
     
撣族人攻陷阿瓦王朝,控制阿瓦地區。緬族人併吞了阿瓦王朝、勃固王朝等,成立東固王朝(1531-1752)。 1540年,思洪發(Thohanbwa)藉口舉行供僧大會,邀集各地比丘加以殺害,並焚毀佛經與佛塔,是緬甸史上唯一的法難。東固王朝莽應龍國王攻陷孟族政權,至當地興建佛塔、派遣僧侶,傳布佛教。
     
  佛教界出現僧侶衣著方式的論爭長達七十五年,至1782年由國王邀集辯論後才以敕令統一規範。
     
孟族人攻陷阿瓦城,東固王朝亡。緬族人雍笈牙統一緬甸,建立貢榜王朝。  
     
第一次英緬戰爭(1824-1826),緬甸戰敗,與英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第二次英緬戰爭(1852),下緬甸成為英國殖民地。第三次英緬戰爭(1885),貢榜王朝亡。1897年緬甸全境成為英屬印度之一省。 1871年敏東王召集高僧在曼德勒舉行第五次三藏結集,之後將巴利三藏經典鐫刻在729塊長方形大理石碑上。
     
1937年緬甸脫離印度管轄,為英屬緬甸。1948年脫離英國,成立緬甸聯邦共和國。1962年奈溫奪政,開始軍事統治。1988年8888運動。1989年緬甸英文名稱由Burma改為Myanmer。 1954-1956年緬甸政府舉行第六次三藏結集。
     
2005年從仰光遷都至奈比都。2010年啟用新憲法,更改國旗與國徽。2011年國會選舉選出現任總統登盛。  
日常生活

緬甸人一天的生活由佛教開始:一大早就要為托缽僧眾及家人準備早餐,然後念完三皈早課。到了晚上睡前也得禮拜三寶(佛法僧)及父母,多數人會在床上面對枕頭方向跪拜頂禮。這是一個傳統又典型的標準緬甸民族的人文習俗,至今不變。懂得感恩禮敬是緬甸人一種良好的習慣。

從懷抱的嬰兒開始父母都會教子女對佛像,佛塔及出家眾合掌拜拜。一般緬甸民眾出外也會遙望遠近的佛塔脫鞋合掌禮敬。脫鞋是表示恭敬。

父母把送孩子到寺廟學佛是一項重大義務。緬甸男人最普遍的一個理念是:一生中一定要出家一次縱然短暫也無所謂,那樣可作為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緬甸人異於別的民族也在於他們的謙詞和敬語,日常生活中口頭上自稱是“僕”。男人自稱“僕男”(發音尊多),女人自稱”僕女“(發音尊傌)不過私底下自己小生活圈裡人們也常用”我”.但在社交場合“我”會惹人討厭,因為驕傲自大是佛教常說五毒之一的“我慢”。在肢體上,行住坐臥(佛家語稱為四威儀)都會遵照佛制。所以他們不居高不翹二郎腿,傳遞東西避免用左手。

傳統節慶
作為佛教國度,緬甸的傳統節慶有著濃厚的佛教背景,最主要的節慶主要有兩個:潑水節與點燈節。緬甸的節慶緬曆為準,對到台灣慣用的國曆,每年都會有日期出入。
潑水節

台灣民眾對泰國潑水節相當熟悉,但不僅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地區皆有「潑水節」慶典。潑水節的時間即是緬曆新年,大概是國曆四月中旬,緬甸人稱為「正月水祭」,緬語叫做「達降」,意思為「運轉」,也有「換歲過渡」之意。這是緬甸最重要的活動,緬甸人會在節日第一天清晨沐浴盛裝,到佛寺堆沙造塔,浴佛聽經,隨之是青年男女互相潑水祈福,象徵把好運送給他人,而形成整個村落的潑水活動。儀式的過程歷經三到四天,在節慶之後正式迎接新年的來臨。

點燈節

點燈節為緬甸僅次於潑水節最重要的節慶,通常是在緬甸雨季結束的時間,也就是國曆十一月左右。傳說佛祖成道之後,往「忉利天」舉辦法會,向諸多神明講解阿毗達摩經。三個月後,佛祖在夜晚歸來,世人皆以燈火齊來迎接佛祖的到來。之後每年到這個時候,大街小巷都會點起燈火,藉以祈福消災。由於點燈節的時間在雨季結束之日,炎熱的氣候逐漸變得宜人,所以又稱「結夏安居節」,又因為傳說中佛祖所宣講的經典為阿毗達摩經,所以又稱「阿毗達摩日」。

緬甸生肖
中國傳統有所謂的「十二生肖」,緬甸文化中也有類似中國的「生肖」動物,但緬甸的生肖動物與中國大異其趣。他們是以星期為分別,每天都有代表的動物,其中星期三的上午與下午有各自不同,所以一共有八種。這八種動物不僅代表各自象徵的星期,也對應著不同的方位與星體,具體而微的呈現出緬甸傳統的世界觀。緬甸生肖通常擺放在佛塔或菩提樹四周的八個方位,動物像的上方會置放一尊佛像,緬甸人會以清水浴佛禮敬。一般而言,緬甸人的名字會依據出生的那天來命名,因此緬甸人很清楚知道自己出生的星期。
     
     
     
 
緬甸移民

雖然許多台灣人對緬甸感到陌生,但緬甸與台灣之間卻有著一條迄今未斷的連結,那就是移民到台灣的緬甸華人。緬甸與中國相鄰,自古以來,就有華人到緬甸地區通商居住,在緬甸與今日的雲南省邊界一帶形成聚落。明清以後,又有為數眾多的華人,從中國東南沿海省份,經海運來到緬甸從事貿易,並定居在那裡。這群在緬甸世代居住的華人,在第二次大戰之後,因為政治因素來到台灣,並帶來緬甸的生活習慣與文化,成為台灣多元文化社會的一環,豐富了台灣的生活內涵,並串起了緬甸與台灣兩地的連結。

緬甸自1960年代軍政府強力採行社會主義,全面實施國有化政策,致使當地華人的經濟基礎遭受重大打擊,於是紛紛設法離開緬甸,易地謀生。絕大多數離開緬甸的華人來到台灣,多數聚居在中和、永和、新店、板橋、土城一帶,另在士林、桃園、中壢等地亦有小型零星的聚集。其中,位於南勢角地區的華新街,以及鄰近的忠孝街、興南路附近一帶,有為數眾多來自緬甸的華人移民聚居此地。他們自緬甸帶來種種獨特的文化表現,與鄰近地區鮮明對比,不僅形塑「緬甸街」異國風貌的特殊地景,自1990年代晚期發展出中和「緬甸潑水節」的節慶文化展演,使得遷台緬華移民不再僅是台灣社會中一個隱而未現的族裔群體,已逐步邁進族群展演的舞臺。

趣味雜學
緬甸文字

緬甸文字是一種拼音文字,字母形狀呈圓形,早期文字是用尖筆刻寫在葉片上,圓筆畫較不易劃破葉片,形成緬甸文字的獨特造型。緬甸文也有數字寫法,與一般常見的阿拉伯數字不同。歡迎觀眾一同來認識獨特的緬甸數字。

貓頭鷹

貓頭鷹在緬甸是吉祥的動物,象徵財祿。緬甸人會擺放在家中,可為家裡招財。

希望滿願之佛

緬甸人家中都會有佛像,每天祭拜,祈求平安積德。拜佛是緬甸人每天都要做的大事,早晨四、五點起床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準備鮮花與清水供養佛、誦經祈禱,之後才進行一天的生活。晚上就寢之前,也要對佛陀禮拜誦經,如此才結束一天的生活。

短期出家

緬甸男性一生當中,至少會經歷一次短期出家。出家時間少則數日,長則幾個月。對緬甸人來說,短期出家是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功德。家中有人出家,是相當光榮的事。因此若有小孩短期出家,家人會將他打扮成古代緬甸貴族的模樣,歡送他到廟宇接受剃度。

蓮花袈裟

蓮花袈裟是緬甸最為尊貴的布料,信徒會拿來供佛或供養高僧。製作蓮花布費工費時,先將蓮花梗折斷,取出細絲,再將幾條細絲搓揉成線,用手工編織,整個過程沒有加入人工染料,十分環保,據說每人一天也只能做出120克的蓮花線,產量極少。

金箔供佛

緬甸人前往佛塔參拜時,會以金箔供養,所謂「佛要金裝」,在緬甸得到最好的實現,比如緬甸中部曼德勒地區著名的大金佛,因經年累月的金箔供養,佛身變大增高。仰光大金塔、孟邦的大金石也因為長年貼金箔而金光閃閃。依緬甸習俗,貼金箔只能由男性來做,女性若想供養金箔,由男性代勞。

緬甸浴佛

浴佛是世界各地佛教都有的禮敬儀式,在緬甸,朝聖至佛塔的信徒,也都以水淋浴佛像,完成浴佛儀式。此外,緬甸人也會也會禮敬生肖動物,在浴佛儀式完成後,在屬於自己的生肖動物前,用水禮敬。緬甸重要的潑水節,節日開始前也以清香水浴佛。

世界宗教博物館
English 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