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Previous Page  12 / 36 Next Page
Basic version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2 / 36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10

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說法

布 72*105 cm 彩唐卡

「悲智境相」 四大主題

釋迦尼佛與十八羅漢

布 80*101.5 cm 彩唐卡

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說法此幅唐

卡為彩唐,顏料全為天然礦物、植物原

料,色澤豔麗,經久不退。以釋迦牟尼

佛為主尊,佛祖相好莊嚴,端坐蓮台,

左手托缽,右手施觸地印,頭頂光輪以

眉心為圓點由黃入綠,以示佛祖放大光

明,五位弟子安住佛前,聽佛說法。五

方佛繪於大樹頂虛空中,近處大樹參

天,鮮花遍地,果樹繁華;遠處深藍的

天空,朵朵祥雲,雪山環繞…,呈現立

體的空間感。畫面色彩豐富濃厚,構圖

布局協調清晰。

「佛」由古老的梵文而來,即「覺

悟者」;釋迦牟尼佛,是佛教創始

人,原是喜馬拉雅山腳下迦毗羅衛

國的太子,屬剎帝利種姓。本名悉

達多,姓喬答摩(瞿曇),因父親

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

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另一

說法:釋迦牟尼佛這個名字,是過

去燃燈古佛為他授記。《金剛經》

載:「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

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號釋迦牟尼。」 釋迦,意譯能仁,

能以仁愛之心憫念眾生,拔眾生之

苦,以大慈大悲心去救度眾生;牟

尼,意譯為寂默,是指佛在因地修

行的時候,以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

光明,斷除煩惱,智慧圓滿,這就

是佛所具足的智德。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修行成

就的四種果位之一,四種果位指:須陀

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

果。修行證得阿羅漢果位後將圓滿一切

功德,貪欲永盡、嗔恚永盡、愚癡永

盡、一切煩惱永盡。唐卡中人物眾多,

姿態和表情各異,畫面複雜且錯落有

致,人物的刻畫更是細緻入微,線條的

直、曲、圓、旋等豐富多樣,靈活多

變,十八位羅漢表情豐富,手持其代表

聖物、法器及手印,皆如法創作。依據

《法住記》所記載,有十六羅漢,為釋

迦牟尼佛弟子,受佛囑咐,不入涅槃,

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為眾生種福田,後

世演變為十八羅漢,有的加以達摩多羅

與布袋和尚;有的加上《法住記》作者

慶友尊者和玄奘法師。此十八尊者的名

號如下:(1) 賓度羅跋羅墮闍 (2) 迦諾

迦伐蹉 (3) 迦諾迦跋厘墮闍 (4) 蘇頻陀

(5) 諾矩羅 (6) 跋陀 (7) 迦理迦 (8) 伐闍

羅弗多羅 (9) 戍博迦 (10) 半托迦 (11)

羅怙羅 (12) 那伽犀那 (13) 因揭陀 (14)

伐那婆斯 (15) 阿氏多 (16) 注荼半托迦

(17) 達摩多羅 (18) 布袋和尚

羅漢伐那婆斯和伐闍羅弗多羅等手

中均手持犛牛尾佛塵,由於佛教不殺生

的戒律,所以多用來清掃沿途的昆蟲。

迦諾迦跋厘墮闍尊者,他化緣的樣子與

眾不同,總是高高舉起鐵缽,故修成羅

漢後被稱為舉缽羅漢,在繪畫藝術中他

手裏總是捧著缽。蘇頻陀尊者,為表達

對佛的懷念和追隨,他特意製作了一個

塔隨身攜帶,故他被稱為托塔羅漢,在

唐卡中也是如此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