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Previous Page  17 / 36 Next Page
Basic version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7 / 36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15

佛母芝麻面明王四方面

( 髮攢側歪者乃是依畫像之樣也,若胎偶則

從前直往後斜傾 )。

本是世尊遊化乞食之相,今意為彌陀接引

相,凡造諸佛普薩立像者依此尺寸,則無

有失差矣。

其雙腳之按法乃依畫像之為,胎偶則趺面

對開向前,而兩踵間有四指而兩巨指根相

去須作八指之分焉。

《繪畫人體量度論》、《繪畫量度經》等,是一部以轉輪王為例,

講述天神以及各類世俗人物畫像的理論著作。

《佛說造像量度經疏》,又稱《止貢佛所說身影像量譯》。

是對《佛說造像量度經》的注疏和具體詮釋注解。

「三經一疏」以獨特的量度法自成體系,藏族傳統繪畫中的

計算尺寸標準主要有「拓」 ( 柞 )、「縮」 ( 指 )、「剛巴」( 中

分 )、「乃「」」( 小分 ) 四種大的計算尺度名稱。「柘」即一頭

長或一掌之長,也叫「恰慶、協蔡、胎木」等;「縮」是一指寬,

也即拓的十二分之一,又稱「恰窮」、「恰禪」;「剛巴」是「縮」

的四分之一。「乃」是「剛巴」的二分之一。藏傳畫師還用人們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微塵、發尖、蟣子、蝨子、青稞、手指、卡等

作為量度人身各部位、各器官的單位。

《三經一疏》對於色彩也有自己別開生面的認識。重視物體

本身的固有色,並多用平塗法,在論述中以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物

作比喻,給予形象地論述,如:「面龐潔白如明月」、「牙齒潔

淨珍珠般」等。 藏傳佛教藝術品的構思造型和色彩並不是完全

可以由畫家主觀自由選擇的,而是宗教儀軌所要求的,圖像從屬

於儀軌,同是一種虔誠的宗教行為。

文殊普薩之像

凡菩薩天男相者除非手印

坐法及標幟之外概以是作

為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