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李佳穎 Rita Lee《參觀獨白:我是這樣看「世界宗教博物館」》

帶路人:李佳穎 Rita Lee ╱ 前亞洲最大創新教育展《雜學校》策展人

 

在輕瀉而下的水流聲中,試著找到生命或是世界的答案。

 

宗教的本質或許很簡單,給予我們人生一條探索答案的路徑。

從哪來?要去哪裡?為什麼生命是這樣、世界是這樣?

不同的宗教給出了不一樣的思考路徑,當它們都被放在同一個圖譜上時,你會發現其實都是相同的叩問。

 

第一次踏入這個已邁入 20 年的博物館,感覺這就像是一場探尋生命答案的歷程。

抽開那些覺得對年輕的自己沒意義的儀式、道理,回到社會的、文化的角度重新看待,其實宗教只是嘗試給出我們一個答案、一種方向,讓我們可以在繁雜無序的人海中,找到穩定前行的力量。

 

在走進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前,或許很多人覺得它是一個道場、或是另一個高高端著要說明世界真理的地方。但走進之後,或許你會發現,它其實沒有那麼高遠。

在入口通過傾瀉而下的水幕、洗過手中的塵埃,彷彿打開了一本 360 度的世界文化之書。把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等不同的宗教放在同一個軸線上,交叉比對著這些相異卻又相同的世界觀,交織而成的,是一個饒富趣味的世界。

 

這樣宏觀的對比,讓我想起很久以前在大學時代看過的一本書《1688》。

以前我們在學習歷史時總是習慣就某種文化或是地理中心,根據垂直的時間軸線來了解整體發展。但世界不是單獨發展的,當我們畫出單一時間點,拉出其他「平行世界」的發展軸線後,突然間,我們的世界才立體了。1688 年,康熙在紫禁城運籌帷幄的時候,太陽王路易十四剛剛在新落成的宮殿裡慶賀他的勝利,而英國剛剛結束光榮革命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而世界宗教博物館,正是這本再次將我的世界立體化的《1688》。

 

走在關於生命的長廊中,面對生老病死的亙古議題,我們得以在世界宗教博物館中,窺見不同宗教如何給予世人不一樣的解方。不同的詮釋維度一一被展開,我才赫然發現,「啊,原來如此。」

我想世界宗教博物館,並不是一個擁有很多吸睛議題的地方,但它卻是個讓你在某些時刻能試著找到答案的地方。

 

作為一個策展人,我們明白,所有視覺、體感,最終都只是傳達的手段,一次次考驗著我們的,是背後所要傳達並守護的那些價值是什麼?

如知名日本漫畫《聖哥傳》的描繪,當耶穌和佛陀如凡人般生活會如何?於是漫畫出現了各種「平凡的神人」笑料,無俚頭的搞笑,巧妙轉化各宗教教義,體現在「平凡」的神祇上,當教義變成「價值觀」「個性」「行事作風」,如何 GET 到漫畫笑點,得立基於你對宗教教義的基礎認識。

在漫畫中相親相愛的佛陀與耶穌,呼喚了這對室友的共性「包容」與「博愛」,看到他們溫暖以對凡間的糟心事,別說人生總是苦難,或許溫柔以待就是我們最大的力量。

世界宗教博物館採用與《聖哥傳》截然不同的角度、建構了宗教交流對話的平台,讓我們看見的宗教的「本質」。或許,一百萬個人來看、會產生出一百萬種答案,但這正是世界宗教博物館令人著迷的地方。

 

七樓電梯出口前方寫著「百千法門,同歸方寸」八字箴言。

所謂的方寸,指的是人的本心。

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法門,不同的宗教,但是出發點都是我們的一顆本心。

攝影 ╱ 李佳穎 Rita

從掌痕手印牆照見朝聖步道


朝聖步道沿途左側牆面,許多信奉不同宗教的朝聖者正虔誠行進。

蓋掌印,或為承諾、或為期許,在宗教涵義上,人們藉由掌印與他們所崇敬的聖地,作為接觸的記憶。

牆面上手印顏色深淺,隨著時間漸退,如同人的生命歷程,瞬息萬變。

攝影 ╱ 李佳穎 Rita

生命之旅廳禮讚人類各生命階段,初生、成長、中年、老年、死亡,以及宗教傳統在人生轉變及各個過渡階段所扮演的角色。

空間展示設計引領觀者體驗生命的律動與循環,共享其中的喜悅與愁苦。這是由人類共組的生命歷程。

攝影 ╱ 李佳穎 Rita

金色大廳


把東方、西方,或者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蘭等不同宗教文化脈絡放在同一軸線上,交叉比對著這些相異卻又相同的世界觀,交織而成的,是一個饒富趣味的世界。

攝影 ╱ 李佳穎 Rita

金色大廳上方的星空,俯瞰著這個孕育了許多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大地。

地板上的輪廓圖形,是參考法國夏特大教堂內地上迷宮圖案所設計而成。這些符號和顏色有各自象徵的時空意涵。

在西方傳統,走迷宮的過程,代表一種對真理的追尋。

攝影 ╱ 李佳穎 Rita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