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與輔仁大學宗教學系、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合作,自9月1日至10月30日推出「宗教地景@新莊」特展,展出新莊區5個極具歷史價值、特色宗教場所的田野調查成果,走一趟展場一次瞭解覺明寺、地藏庵大眾廟、新莊長老教會、新莊聖保祿天主堂、雷法壇不同風貌。
台灣是一座「信仰之島」,根據行政院統計,全台有將近3萬個宗教場所,大小宮廟、佛寺、教堂、聚會所、家庭式法壇等隨處可見,供民眾祈福許願「訴心事」,也是在地人重要的心靈寄託,平均每1平方公里就有1個信仰聚點,遠多於便利商店的密度。宗教史可說是台灣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宗教地景變化就是了解台灣史的重要媒介。
繼2013年「街頭巷尾有神明-新北市信仰地圖計畫成果展」之後,在文化部指導協助下,2017年起開始長期「宗教地景調查計畫」,於2020年推出以雙和地區為主的「街頭巷尾有神明2.0」特展;2021年宗博館再次攜手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合作「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標竿計畫,今年進行成果展覽。
「當信仰來到這方土地,綿延出特殊文化。」世界宗教博物館展示蒐藏組主任林昱宏說,這次展覽以新莊區5個歷史悠久的重要信仰中心為主體,結合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以宗教地景的變化為主軸,透過台灣宗教地理資訊系統(GISRL),保存歷史文獻與田野調查成果,結合深度訪談影片,為觀眾呈現出更豐富多元的宗教文化視角與多層次的文化景觀。
林昱宏表示,近2年,受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影響,造成全球生活、經濟重大改變,在這般困難的時刻,面對分離與死亡,發現宗教信仰補足了現代社會在心理慰藉與疏導的不足,更看到宗教信仰的力量與堅韌之處,因此策劃談論死亡與死後世界的「生死晝夜:於死亡中前行」特展,梳理各信仰的死亡觀外,重申信仰的重要性,並在此基礎上延伸至宗教地景的研究與展呈。
配合「宗教地景@新莊」特展,也將舉辦文化座談會及多場新莊文化走讀活動,歡迎對學術田野調查或新莊區宗教場所有興趣的民眾,到宗博館一起探索。
文/王蘭英
圖/世界宗教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