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宗教神聖性、建築史上重要性及建築本身的價值等原則,挑選出世界知名的宗教建築,以1/30或1/50的比例,製作出唯妙唯肖之建築模型。繼2003年首度展出十座世界宗教建築後,於2008年開始亦陸續製作現代宗教建築與台灣宗教建築等模型。模型不只外觀質感與真實宗教建築一般氣勢懾人,為表現建築內部空間的神聖性,模型內部也仿造真實建築,如聖壇、宗教塑像、傢俱、壁畫、浮雕、彩繪紋飾等都十分講究。模型內部裝置了迷你攝影機、內視鏡,參觀者可以動手操作,細窺建築模型的每一處細節,並體驗不同以往的視覺感受。
圓頂清真寺
宗教:伊斯蘭教建造
建造時期:西元七世紀
建造地:以色列 耶路撒冷
模型比例:l / 50
圓頂清真寺,位於耶路撒冷的舊城內,亦有「薩赫萊清真寺」或「金頂清真寺」之稱。寺內的白色岩丘,相傳是亞伯拉罕獻祭之處,也是穆罕默德夜行登霄所踏的岩石,因此數百年來這座清真寺同時被基督宗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奉為聖地。圓頂清真寺,一直是耶路撒冷城最醒目的建築。金光燦爛的圓頂上佇立著新月形的標誌,建築體的外觀呈八角形,大理石砌建的牆壁上,由彩色馬賽克磁磚與玻璃鑲嵌而成,上方以彩繪雕刻的《古蘭經》文字作為裝飾,內部圓柱與拱形門羅列,環繞著中央的白色聖石。
路思義教堂
宗教:基督教建造
時期:西元二十世紀
建造地:台灣 台中
模型比例:l / 30
路思義教堂是為紀念路思義牧師所建造,是東海大學早期建校期間的重要建築,於西元一九六三年完成。教堂位於校園中心,靜謐莊嚴,因建築結構與規劃的創新巧思,不但成為學校的信仰中心,亦是聞名中外的建築傑作。 路思義教堂的外牆由四片分離的雙曲面組成,屋面、牆體與樑柱合而為一,展現出建築結構的輕巧流暢。內部空間簡樸,分為講壇與席座,講壇上方的金黃色十字架,與從天窗透入的自然光線,相互輝映,搭配向上延伸的格子樑與玻璃格窗,神聖之感,不言而喻。
金廟
宗教:錫克教建造
時期:西元十六 ~ 十七世紀
建造地:印度 阿姆利則
模型比例:l / 30
金廟是錫克教最重要的政治及宗教中心,由第五代阿爾將祖師開始建造,於西元一六O一年完成。西元一九O四年起,信眾將聖典「古魯 • 格蘭特 • 沙伊博」安奉在廟內,十九世紀初,藍吉特 • 辛格大王以大理石與黃金修建,圓頂與牆面綴滿黃金,因而得名。 印度北方的旁遮普語稱金廟為「神的住所」。廟內有主殿、誦經室、休息室等空間,拱門與牆面上飾有傳統雕刻花紋及宗教的讚美詩句。金廟座落於有「不朽之湖」之稱的阿姆利則湖中,以「堤道」相連大理石建造的環湖步道。廟中整日吟誦讚詩,不絕於耳。
伊勢神宮
宗教:神道教建造
時期:西元二世紀
建造地:日本 三重縣
模型比例:l / 30
伊勢神宮位於伊勢灣西南的廣大森林之中,由百餘座神社所組成,並以供奉天照大神的皇大神宮 ( 內宮 ) 為首,其神社數量之多與神祇之龐雜,象徵「神道」兩千多年來漫長歷史累積的成果。 伊勢神宮的建築原形,由收藏神寶或儲藏神田米榖的倉庫發展而來。以樸實的原木築成,地板多架空,四周以玉垣 ( 木柵欄 ) 作為分隔。屋頂呈山形,其上舖葺草 ( 茅草 ) ,搭配屋頂上耀眼的金黃色裝飾,神聖潔淨。雖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之一,但因二十年一次的遷宮傳統,使其原木建築能不受歲月催化而保有嶄新的風貌。
濕婆神廟
宗教:印度教建造
時期:西元十 ~ 十一世紀
建造地:印度 卡傑拉霍
模型比例:l / 30
卡傑拉霍的廟宇是印度中北部昌德拉王朝時期的重要建設,全盛時期曾有廟宇八十五座,現僅存二十餘座神廟,分為東、南、西三個廟群,皆獨具風格。其中西廟群的坎德里雅濕婆神廟,即為當時的代表建築。 坎德里雅濕婆神廟是一座建造於基座平台上的層疊式殿堂,從陡峭的台階進入門廊、大廳,再進入聖壇,四周則有簷板陽台的側殿。外牆上刻滿了栩栩如生的神獸、飛天與細膩生動的愛侶交媾的情慾雕像。基座牆面的線條與花草紋樣極為繁複,穿插著蓮花形、半圓形及壺形的裝飾雕刻。
夏特大教堂
宗教:天主教建造
時期:西元十二 ~ 十三世紀
建造地:法國 夏特
模型比例:l / 50
夏特大教堂為法國哥德式建築的典範。大教堂的內部由石柱與拱頂組成,外部則設計「飛扶壁」作為支撐,以減少笨重的石牆與支柱,使大教堂顯得優雅輕巧,而整體建築的空曠高遠,更傳遞出直達天國的莊嚴氣勢。 夏特大教堂的平面為傳統的拉丁十字形,中堂地板上有祈禱用的迷宮圖案。大教堂以聖經故事為題材的浮雕與大小雕像遍布教堂各處,其數量之多及藝術之美,令人讚嘆;瑰麗奇巧的彩色玻璃,光影游移,以圖畫傳述宗教故事,呈現出特有的神秘美感。
佛光寺大殿
宗教:中國佛教建造
時期:西元九世紀
建造地:中國大陸 山西
模型比例:l / 30
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依山勢坡地而建,分為三層院落,現存有殿、堂、樓、閣等一百二十餘間。佛光寺的正殿,又稱為東大殿,外觀雄偉壯麗,位於全寺地勢最高的院落當中,斗拱雄大,樑架錯落深遠,是現存唐代木架構佛寺建築中最典型的代表建築。 東大殿內部牆面繪有生動的羅漢與佛經壁畫,兩側與後部,羅列二百餘座明代的羅漢塑像;佛壇上供有高大的唐代彩塑佛像,包括釋迦牟尼、彌勒佛、阿彌陀佛、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金剛等尊像。佛光寺大殿保存了唐代建築﹑雕塑﹑繪畫等精華,具有高度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婆羅浮屠
宗教:南傳佛教建造
時期:西元九世紀
建造地:印尼 爪哇
模型比例:l / 50
婆羅浮屠,意為「山丘上的佛塔」。其獨特之處在於繁複壯麗的結構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造型深具宗教意涵。此一聖地原本深埋於火山泥中,直至西元十九世紀,因為地面的佛像微露才挖掘出地下的宏偉建築。 婆羅浮屠為一石造建築,自下而上,漸次升高,象徵修行成佛的境界。整體形狀外方內圓,自上方鳥瞰猶如一立體的曼陀羅。波羅浮屠的雕刻以佛像雕塑與浮雕為主:佛像放置在各層平台的佛龕與頂部的舍利塔中,數量眾多的壁面浮雕,除裝飾性的雕刻外,多以佛陀生平與佛經故事作為敘事題材。
聖母升天堂
宗教:東正教建造
時期:西元十六世紀
建造地:俄羅斯 札格爾斯克
模型比例:l / 30
聖三一修道院,由俄羅斯聖者塞爾吉斯創立。由於教會權力的掌控與歷經多次戰爭,聖三一修道院遂由教堂群與軍事堡壘共同組成,成為守護俄羅斯最重要的宗教及歷史建築,並收藏著許多古籍史料與藝術品。聖母升天教堂即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主要建築。 聖三一修道院的聖母升天教堂,是沙皇伊凡四世下令建造,仿自克里姆林宮五圓頂的聖母升天教堂。牆壁以純白石灰石砌成,屋頂則是揉雜拜占庭風格的藍底金星蔥頂,形成特殊的俄羅斯教堂建築,內部以聖像畫家的華麗作品作為裝飾。
舊新會堂
宗教:猶太教建造
時期:西元十三世紀
建造地:捷克 布拉格
模型比例:l / 30
舊新會堂,是歐洲現存最古老的猶太教會堂,會堂的大廳是唯一從中古時代留存至今的歷史建築,古老而深具宗教意義。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聖殿被毀後,將許多傳統聖殿儀式留存在會堂禮拜中,成為猶太教徒宗教生活的重心。 舊新會堂是灰色石造雙層式建築,花窗、三角牆、十字型拱頂及吊燈等,顯現中古時期建築的藝術風格。內部陳設簡單,以放置猶太教律法書的「約櫃」為中心,象徵聖殿的聖所;約櫃的前方是誦經壇,上方高掛一面大衛之星旗幟。聖所四周圍繞著會議室、辦公室、教室及浸禮堂等小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