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緣起與回顧
王永慶先生教育基金會長期支持學生向學,而與世界宗教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合作,利用博物館資源,推動生命教育與多元文化教育,雙方攜手合作推動「2300萬人的幸福學堂」計畫,已邁入第七年,每年規劃不同的主題安排參觀導覽、校園巡展、DIY等教育活動,特別邀請台灣各地偏鄉學校免費參與,成績斐然。
101年以「多元文化」為主題,以本館展示為出發點,對於不同宗教有概括性的了解,並且從比較中體會宗教信仰的核心為「愛與和平」。
102年以不同宗教的「慈善故事」為主題,以不同宗教中不同的慈善活動,帶出即便文化與信仰相異,對於救濟社會的理念卻是相同的,也希望每一位學生能對於社會中,珍惜與感謝對於願意幫助自己與他人的人,前兩年皆是針對桃竹苗的小學執行,並以館內的導覽活動與DIY體驗為主。
103年度為了能將對偏鄉學校所做的努力永續耕耘,規劃了校園巡展活動,讓教學資源較為缺乏偏遠地區學校也能享受博物館的豐富學習資源,同時拓展國際視野與培養學生有包容異己的開闊胸懷,以「多元文化世界觀」為主題,讓學生了解許多國家的文化,源自於其宗教信仰,面對全球化的社會,學生將會面對更多元背景的人事物,了解與尊重將會是最重要的基礎認知。
104年拓展幸福學堂的服務範圍,邀請大台中地區的偏鄉學校到館參觀,讓更多資源分享給更多學童,同時將本館多元文化教材-校園巡展的資源,開放給台中地區學校免費申請使用,以「世界節慶」為主題,節慶不只是宗教文化的展現,更是對於不同時節的態度與期望,與對於生命的尊重,例如墨西哥死亡節,以歡慶的氛圍為過世的親友祈福,不只是墨西哥最重要的節慶之一,更是認識他們對於生命的樂觀態度。
105年,因見許多社會團體對於天災人禍付出資源與人力協助,對此我們再次以「慈善故事」為主題,再次邀請大台中地區的學校參與本計畫,從不同文化中慈善的行為與文化,讓他們對於受到的每一分幫助得以感謝,同時也讓每個學生擁有幫助他人的心。為了讓更多的偏鄉學生能夠透過博物館豐富的生命教育及多元文化教育教學資源,學習珍惜生命、尊重並欣賞不同族群文化;本計畫持續推動,今年106年以「神話傳說」為主題,邀請南投與桃園地區的偏鄉學校,提供多元的學習,以及傳遞正向的價值觀。
106年幸福學堂計畫,除了延續原有的「到館參觀」、「校園巡展」的活動類型外,今年還新增了「到校講座:宗教知識小學堂」,讓欲申請的學校單位多了幾種活動類型可選擇。另外開放可申請的地區,除了鄰近的北北基、桃園地區外,首次提供南投地區學校申請,讓南投地區的學校有機會接觸到世界宗教博物館,分享到博物館特別的學習資源,同時也希望能將幸福的種子散佈到更多台灣各個角落。
九年一貫教育分為語文學習領域與重大議題,語文學習領域多為固定學科與學習目標,而重大議題則是必須融入學校教育;許多學校會針對重大議題尋求專業單位的協助,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完整與多元,尤其近年來因應社會發展,生命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美學教育與閱讀教育也逐漸被重視。 由於學校的資源有限,難以辦理多元教學,而本館具有教育功能,可移地教學,轉換學習模式,不只是延伸知識環境,互動學習方式可提升學生的求知興趣。王永慶先生教育基金會長期關注兒童學習的議題,委託世界宗教博物館辦理偏鄉教育,讓本館資源能夠傳遞至台灣偏遠地區的學童,並傳達尊重、包容與博愛的訊息到各角落。
107年本館提案活動主題「聖境巡禮遊世界」
(一)說明
人類的建築都有其傳達的人文思想與意境,而宗教建築更蘊含著教義與文化表徵,與其說是觀看一座座建築,倒不如說是透過建築的各種形貌與歲月痕跡來觀察一座城市與文化的歷史轉變,以及感受建築師們與當地人文風俗的對話。建築之美不僅是宏大的建築手法呈現,亦是另一種沉思後的內省,而其背後的故事與動機總是耐人尋味,是很好理解城市、歷史與各樣文化的入口。在欣賞建築物的同時,也同時在空間中獲得感動的力量。
本館以擬真細緻且具建築特色聞名,擁有世界十大知名宗教建築縮影模型,不只外觀如真實建築般地氣勢攝人,模型內部也仿造真實建築,製作出精緻的景觀,如:家具、壁畫、浮雕、紋飾等,此外更配備迷你攝影機進入模型內部拍攝,彷若置身於建築內部的臨場感。能引領學生窺視其內,從平面圖像到立體的建築,從建造背景到歷史故事,透過眼睛的觀察和用心的體會,讓參觀者感受「美」的不同形式,自然而然養成藝術之眼。
已執行六年的幸福學堂,受益人數近達兩萬,今年持續舉辨,除了延續辦理補助班級到館參觀(校外教學)與校園巡展兩個執行模式外,更增加了「網路小學堂」多媒體動畫影像教學,提供更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並透過建築模型的欣賞引發學習動機,從建築欣賞中可以延伸出背後的藝術與人文,並進一步帶出宗教文化的豐富內涵,培養學生欣賞宗教藝術與國際觀視野。今年以聖境巡禮為主題,將以中外不同宗教建築作為欣賞,從中體驗歷史文化的精采轉譯,自然而然地形塑藝術養成。
(二)活動內容
- 到館參觀(學校之校外教學):主題導覽+DIY活動

- 申請條件:以偏鄉學校與公益團體優先。
- 活動方式:邀請北台灣中小學辦理一日校外教學活動。
- 學校交通、用餐、參觀門票、活動參與相關費用之支付。
- 詳細活動內容如下:
- 「聖境巡禮遊世界」主題導覽:
金廟、舊新會堂、聖石廟為介紹主軸,藉由這些宗教建築所呈現的文化表徵與歷史脈絡,來認識不同宗教的文化蘊涵與歷史故事。不單是對世界與宗教形成的說法,更能從中傳達不同文化體的世界觀與生命觀,學習除了教條式的知識傳遞外,對於文化發展的脈絡與從故事中學習邏輯思考的能力亦有啟發,而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學生與樂齡者也更加的平易近人。在講述宗教建築的背後故事與不同宗教的文化時,除了利用博物館的展櫃文物外,藉由更多的圖像連結故事劇情,以及可觸摸或穿戴的教具,例如:錫克教與猶太教的各樣帽子,伊斯蘭教的服裝等,以視覺與觸覺的方式加深學習印象與興趣。預計活動流程:
- 「纏繞畫錫克刀」DIY活動:
配主題導覽活動,手作DIY活動更能加深學生與樂齡者學習的印象。由於主題導覽內有錫克教之金廟介紹,而該教象徵物-錫克刀則代表勇氣、真理之意義,其刀面的圖騰紋案則對應著金廟建築的裝飾之美,因而本次DIY活動將以錫克刀為本體,與刀面壓上簡易圖案,開厚紙板刀模,讓學生使用色筆進行圖案著色與纏繞創作 (中低年級小學生,以色筆著色為主;高年級學生,則可以延伸圖案,進行纏繞畫之創作),繪製一把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錫克刀。
- 預計活動流程:
時間
|
活動內容
|
場地
|
15分鐘
|
「生命之初」 認識博物館理念、 潔淨儀式、認識生命起源
|
水幕牆、朝聖步道、手印牆、金色大廳
|
15分鐘
|
「起源」影片觀賞 認識不同文化中世界起源的故事
|
宇創廳
|
20分鐘
|
「生命五階段」 從不同文化的宗教文物與生命禮俗中,認識生命的歷程與不同階段的角色
|
生命之旅廳
|
40分鐘
|
「聖境巡禮遊世界」 從不同的宗教建築中,從中了解宗教的起源與文化之歷史脈絡,並傳遞信仰的核心都是愛與和平以及尊重生命的態度
|
世界宗教展示大廳
|
約1小時
|
午餐時間
|
多功能教室
|
40分鐘
|
「纏繞畫錫克刀」DIY活動
|
多功能教室
|
約1小時
|
「愛的星球」 從多樣化的互動遊戲中,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尊重大自然以及愛的傳遞。
|
愛的星球
|
- 校園巡迴展覽,主題名稱:「多元文化世界觀-線條與宗教」

- 參與條件:學校需提出至少一項的教學配套(小小導覽員的培訓、 校慶與文化周的配合等)。
- 參與對象:以偏鄉學校與公益團體優先,並結合地方文史工作室與地方社團辦理工作坊。
- 活動目的:啟發學生觀察周邊景物、形成線條觀察與描繪。收集學生作品後, 以期於將來辦理成果展示。
- 活動地點:參與學校校內。
- 活動方式與內容:
- 展板教具運輸費用免費。
- 希望讓更多的學生能夠透過博物館豐富的宗教建築藝術與多元文化教育教學資源,學習珍惜生命、尊重並欣賞不同族群文化,因此特別規劃了「多元文化世界觀」校園巡展活動,讓博物館豐富的 學習資源,配合多媒體教具的運用,以巡展的方式進入校園,進而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學生有包容異己的世界公民胸懷。
- 展板一整套件,內容含:
- 教材1套。
- 腳架9支。
- 電子相框1面。
- 世界地圖1面。
- 輔助教具1套。
- 網路小學堂
希望本博物館之資源能擴及全台,同時也希望能將幸福的種子散佈到更多台灣各個角落。本年度將新規畫與設置「網路小學堂」,將以多媒體動畫之呈現方式,將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精華,呈現其中,除了結合本次「聖境巡禮遊世界」主題導覽三大主軸外,也將精選其他三十七件宗教、民俗文物等精彩的文化軌跡納入其中:此外,更介紹初生、成長、中年、老年到死亡等五個人生階段,讓觀賞者體驗不同的生命歷程。本多媒體設計將放置於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官網可供觀看與下載,讓觀賞者使用與參考官網資訊之時,更能配合「網路小學堂」多媒體動畫,更能有身歷其境、生動活潑的學習觀賞體驗,亦可搭配學校之生命教育,方便全台灣師生與社會大眾能充分運用此互動方式,提升求知興趣,將尊重、包容與博愛的訊息傳播到台灣各角落。
指導單位
文化局、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宜蘭縣政府教育局、基隆市政府教育處
贊助單位
財團法人王永慶先生教育基金會

主辦單位
世界宗教博物館
承辦人:教育推廣組 蔡雅君
電話:(02)8231-6118 #8110
傳真:(02)8231-5966
E-MAIL:yachun@mwr.org.tw
相關檔案